音樂風格的異見
說起音樂風格,每首歌都這樣寫,不過每人的演繹方式都不相同。筆者怎樣看音樂風格呢?其實完全只是表達了筆者的觀點,而觀點這是誰也代表不了誰。音樂風格向來都有不少議論,本身是主觀的,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,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脫離作曲家的想法。
討論如何演繹一首樂曲,很多時候總是意見紛紜,你有你的看法,我有我的看法,他有他的看法;贊成的有,反對的有,中立的也有。很多時都討論到沒有結論,其一是個人識見的局限,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總有限度,亦因自身能力不同、經歷不同、角度不同、立場不同,而產生不同偏差之觀點,思考方式亦有差異,某些人可以比別人看得深入些,有些則相反;其二是說意見的,心理上都認為自己正確,對方是不正確的,這是常人普遍的心理。
更可怕的就是某些名師會把自己的理論權威化,把一些自己認為的音樂理論奉為絕對權威,如此新的意念或理論便無法產生,舊的理論也無從改良。有時他們的理論原來只是用些艱澀難懂的語句,配以一些抽象的公式,以故弄玄虛手法解釋事物,倘撥開雲霧,才發覺原來只是包含著簡單的道理。所以筆者有時不太欣賞名師的言論,當然有人會不同意,筆者建議不同意的人參與大師班,或者看看他們的論文,當會發現此問題。
風格這東西,若只靠知識層面上的認知並不足夠,重要的是聆聽和廣泛的彈奏經驗。因此,筆者一直希望學生彈奏不同類型的曲目,去了解不同時期的不同風格,同時又要彈奏幾首相同風格的樂曲,去演繹好某種風格。
寫於2007年,2014年修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