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優的困惑

每隔一段時間,香港的新聞都會報導出現了神童,都以破年輕紀錄的歲數進入大學,如2007年曾出現歲數只有單位數的小童,成為各大專院校爭奪目標;在音樂方面,亦出現年幼的國際級鋼琴家,成為全城談論的話題。這些神童的出現,增加香港人對資優的認識。

資優

香港早於1990年,頒佈《第四號報告書》,引用美國聯邦教育局對資優的界定,肯定了資優的定義應朝向多元化。資優兒童是指那些在以下一方面或多方面有特出成就或潛能的兒童:

(1)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;
(2)在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;
(3)有獨創性思考,能夠提出很多創新的意見;
(4)在繪畫、戲劇、舞蹈、音樂等視覺及藝術方面極有天份;
(5)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,在推動他人完成共同目標方面有極高的能力;
(6)在競技、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有特出的天份。

這是當年首次肯定培育「學業成績卓越」兒童的需要,並以「天才」(genius) 來形容優秀兒童,於1995年成立馮漢柱資優教育中心,專門培育資優兒童。

扼殺資優

但很可惜,至今十多年仍未見積極推行。於2001年推出《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》,雷聲大雨點小,效果毫不顯著,反觀台灣、新加坡及內地,在二十世紀七、八十年代已有一套完整天才培訓政策。據非正式統計,全港最少有二萬名天才被扼殺,教育學家炮轟「本港政策太慢,難與其他地區競爭。」

事實上,本港資優政策既慢且不夠深入,推出《第四號報告書》後,十年內受惠的資優生只有約一千名,這與原本估計全港至少有二萬名資優兒童的數字相差甚遠,其實已有大量的天才學童錯失被栽培的良機。至於2001年所推出的計劃,亦側重校本培訓。其實,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,教師沉重的工作量,真難以期望他們可向資優生提供高質素的訓練。

反觀鄰近競爭城市,台灣早於1973年開展資優教育,新加坡亦於1984年推行,甚至內地自1978年成立第一個超常教育實驗班,資優教育在內地被稱為超常教育亦有近三十年歷史。又以新加坡為例,過去資優培訓側重於學術層面,但近年亦提出深化培訓,強化學童的思維,並非像香港仍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培訓班層面。

而且不少人仍然對資優存有誤解,但最可笑的是,不少家長竟然帶同孩子,參與智力測試,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資優,好讓可以炫耀一番,結果測試真正資優的兒童,只是寥寥可數。很明顯,香港人對資優的了解嚴重不足,而且這種做法,簡直無聊。

其實資優都不是新鮮事,只不過以前叫「天才、醒目、叻仔」。不過無論稱呼如何,大部份人卻只側重了智商或IQ方面的發展,簡單地說就是,只有讀書成績好、考試得到高分數的小朋友,便叫作資優,這會有點以偏概全。其實IQ所代表的只是一個數字,是評定資優的其中一個參考條件,並不是智商高的就一定是資優。另外,資優亦不是單指學業成績優異或品學兼優的學生,還包括在其他領域具有卓越表現的兒童。

更可惜的就是,香港似乎對資優兒童處理,束手無策,仍是採用舊式教育方式,香港的教育制度滿是框架,成績提升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,創意教育得不到重視,只懂教學生以生吞活剝方式讀書,扼殺資優學生發展的制度。資優生的無比潛力,困在一個渺小的框架中,要求他們按著框架行,不要超越框架。還有,資優兒童腦筋轉數甚快,故此他們思考和解釋事物的方式,某程度異於常人,因此一份考試試卷中很多問題的評分準則都未必適用於資優兒童。結果,只是把他們的才華和潛力重重扼殺,更可憐的是,由於對資優了解不深,把這些資優兒童嘲弄為「傻瓜」或像「無厘頭」藝術家。

所以,常常聽到的十優狀元,只是表示他們適合生存於這個框架之下,導致出現高分低能,沒有思考及解難能力,而低分高能者,卻被人看不起,迷失了自我。

音樂資優的糟蹋

以音樂來說,有一位六、七歲的小朋友,他的鋼琴已達到八級的水準,或者對音樂有超乎常人、不尋常的敏銳度,對於聽過的音樂過耳不忘,或擁有「絕對音感」,具有超強的學習力及模仿能力,他就屬於音樂方面的資優兒童了。

能夠揚威國際比賽的年輕演奏家,音樂天份高之餘,他們學習過程亦相當幸運,背景良好、入讀名校、良好學習環境、家長全力支持、自身努力、得到良師指導及栽培,成功「順天時、就地利、創人和」,成為大眾眼中的「音樂神童」。

可是,當眾人眼中注意力在「音樂神童」外,其實已不少隱藏的「音樂神童」,已被香港這種畸形的教育制度,重重扼殺他們潛力及才華,因為香港社會實在過份功利,社會大眾認同「唯有讀書高」的觀念。成年人申請工作時,學業成績是最重要的要求,由於傳統觀念及社會取向,家長相信好的學業成績,就有好的事業前途,唯有讀書才是步向錦繡前程的途徑,至於其他的發展認為無前途及浪費時間。

就因為這種「唯有讀書高」的想法,香港一直未能成為一個具影響力的音樂或藝術城市,很多人只懂向結果看。首先說明,筆者從沒說過不去努力讀書,努力讀書是應該的,但是究竟清楚讀書的目的嗎?清楚讀書的真正意義是甚麼嗎?請緊記,成績只是副獎,最重要是追求更多的常識及知識,並培養求知的好奇心,而且應該是多元智能發展,使身心得以平衡,毋須一些艱澀難懂,不著邊際的理論,讀書其實會事半功倍。如果只為追求副獎,不清楚讀書真正目的,會失去很多無價寶。

其實,資優與普通人分別不大,只是某方面特別有才華,及腦筋比一般人靈活。如果過份標籤資優,只會造成很大壓力,但資優的確要好好栽培,以迎合多變的社會環境,資優其實是社會的寶藏,適當的栽培,將會是難得的人才。

寫於2007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