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教師與演奏家
有很多人認為,好的音樂老師,其音樂演奏造詣一定相當高。無可否認,如果該老師連基本的技術及音樂知識都不足,教學的專業度的確打個問號。但是,達世界級演奏水平的人,自己彈得一手好琴,是否一定就是好的老師呢?
這個未必的,為甚麼音樂造詣高的人,未必一定是好的老師?其實,很少演奏家會同時成為出色的老師,他們利用很多時間,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演奏上,投放在練習不同的曲目和提升個人技術水平,根本無暇兼顧教學。他們再投身教育行列,就只能教導一些具有優秀專業程度的學生,卻沒有耐性培育一般程度的學生,亦沒有體會學生在學習遇上技術的困難和進度的緩慢。所以,不少琴行聲稱請到一位名師,專責培訓音樂老師,多是琴行為求提高知名度的宣傳技倆而已。
擁有國際認可的文憑,差不多是音樂老師必須的最基本要求,如ATCL、DipABRSM、AMusA、ADipA是演奏文憑,LTCL、LRSM、LMusA、LDipA是高級演奏文憑,但是這些只是反映老師其學習背景,並非是好老師的保證。能夠啟發學生潛能,解答學生疑難,並掌握思考邏輯、心理質素的能力,甚至能夠幫助學生處理心理壓力,老師自身都要努力學習,增加個人的生活體驗,才是最好的良師。
過去就因沒有人能弄清這概念,把音樂演奏造詣高 = 好老師混為一談,導致學生並非跟從最適合自己的良師,令學習過程受到影響。
寫於2007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