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與大自然
![]() |
或許,筆者所說的話及寫的文章,有許多觀點跟主流意見有出入。筆者是不喜愛現今世界的琳瑯滿目,亦對現今文化反感,因為時下的觀點,筆者認為都未達水準,不但反映講者視野的狹隘,也反映某些人的愚昧和無知。現時的人思想太過單一,缺少獨立思考。而且現時正處於道德淪亡,也是經濟勞役的社會,失去真正個人成長空間。可以這樣說,當人類步入文明時,反而愈來愈不懂按自己能力判斷,連教育也沒辦法。一言以蔽之,這些人未能走出時下的框架。
筆者早在中學時期,已走遍整個香港,由香港到九龍到新界,都幾乎有筆者足跡。通過個人遊歷,會得到很多見聞,對個人有莫大益處。筆者不太愛在熱鬧中徘徊,反而喜愛親近大自然,因為音樂是語言、文化、風景、歷史、經歷、欣賞,音樂也是動態加靜態的混合。遠離人群中,可以尋找回精神上的自由,亦可領悟出深層次的道理。細看介紹音樂的背景圖畫,多是大自然為主。音樂本身就是陶冶性情,舒適優美的旋律,確實可以令人減低壓力。
在香港,筆者最喜愛前往的地方,就是西貢郊區,說香港旅遊點不多絕非說假,起碼自然資源真的沒甚麼,尤其是沒有甚麼壯麗的山河風貌。唯獨西貢郊區,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,尤其西貢東的大浪灣,擁有多種生態環境,包括淡水濕地、溪流、草地、樹林和沙丘,香港旅遊協會網頁的介紹中,稱水清沙幼的大浪灣為「西貢半島的明珠」,而本地行山界更稱它為「香港四大奇景」之一。不過起碼要步行十多公里,雖然路途艱辛,卻可以鍛鍊耐力。始終學習音樂需要足夠的耐性,而且要親身感受大自然的氣息,把音樂與大自然靈活結合,才能把音樂的動態與靜態表露出來,曲目才會生動。
寫於200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