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費

俗語有云「一分錢一分貨」,筆者絕對相信這道理,尤其學生的級數愈來愈高,所需的學費亦會相應提高,但不少人推崇「平、靚、正」的觀點,這是很正常的心理。

筆者收新學生時,有時遇過想「平、靚、正」的家長,當筆者說出所需學費時,亦試過這樣的回應:「哇,這麼貴呀!可否便宜一些?」。當然,筆者是會拒絕減價的要求,無論甚麼收費,最後都是市場供求問題。作為老師,除了有相當的教學水平外,一定要有謙卑的心。謙卑的具體表現之一,就是落實在收費上,基本的標準是良心和公道。

價格戰

有些琴室為了吸引學生,把學費定得低廉,結果,令教師無法賺取合理利潤。要知道,琴室不是慈善機構,而且收費過低的話,琴室將無法經營下去,也會使動力極為低落,繼而令課程水準低落。如果學費過於低廉的話,變成貪便宜的人來學習,這種人一旦發現其他琴室更便宜,很可能就更換學琴地方。你不要以為你收費低廉,一定有其他比你更低廉,今天你收100元一課,你的學生可能為了其他琴室收90元一課離開你,日後也可能為了那80元離開那90元,這個學生來學琴是為了甚麼?當然,你可以大條道理說「這是薄利多銷,價格戰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報名,比起沒有學生更好,老是堅持原則,收得那麼貴誰來學?」。若要這樣說,筆者會問,你教琴的目的是甚麼?純粹賺錢?學生的成長你不考慮?

以學費低廉去招攬學生的,只會招來價值觀對琴室不利的人士,而且其教師和琴室亦不會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尊重與認同。在香港這個供過於求的城市,做生意已經很艱難,而且舖租已佔去一定開支,你的業主是不會因為你打「價格戰」而不加租!難度當業主加租時,琴室需要搬到較小的舖位以及大幅調漲學費來維持營運?對家長和學生有好處嗎?打「價格戰」的琴室,等於把自己推上絕路!

筆者可以斷言,減價就是降低教師的價值,等於把教師多年累積的實績和經驗,以低價去供應!因此,筆者認為,就算自己不參與價格戰,若遇上家長們壓價,就應該拒絕替他們上課,寧可不賺你學費,因為日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。而且,作為教師,也希望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尊重。

筆者仍然相信很多人都會這樣想:只要學費負擔得起,教學內容比價格重要。

調漲學費

有實際的例子,就是教師要求調漲學費時,家長以停學威脅教師維持原有收費。

很遺憾地,教師與學生或家長所建立起的信賴關係,也有可能因為金錢而崩毀,因此調漲學費對於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,都伴隨「陣痛」。筆者需要對學生調漲學費時,必定說明理由。重點是說明在營運上是必要的措施,以及各方面回饋學生的必要性。而且,必定盡早通知,絕大多數都是一個月前,這也能緩和學生家長的心理衝擊。

後記

找老師,應考慮實際需要和經濟能力,交學費不僅是給老師一個合理的報酬,也是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。老師也應憑良心和水平訂下自己應得的收費,同時應注意,教琴的目的絕不是發「教琴財」。筆者希望學生給予的學費是認為有價值和有回報的,其價值是來自筆者的經歷和技術。如果一個鋼琴老師認為自己最大的「報酬」,就是看到自己所教的學生一天比一天進步,這樣的「報酬」,你可以支付嗎?

寫於2008年,2016年修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