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過於求
現在的香港,正處於供過於求的時代,為何?香港在1997年前,是急速成長期,不論產品和服務,需求都增長得驚人,當時的香港整體上是供不應求,香港人的收入有雙位數字的增長。但1997年後,香港的發展漸趨飽和,所有的基本需求,正逐步下降。這看似荒謬,但絕非歪論,而是千真萬確。
筆者作為音樂教師,都認為現時是處於供過於求的時代,由於經濟及社會環境的轉變,不少夫婦只養育一個小孩,甚至拒絕生育,政府就算鼓勵市民「生三個」,但養育的支援極少,導致出生率不斷下降,引起的問題就是入學需求減少,學校為收生不足而擔憂,同時導致超額教師出現。
不少朋友對筆者說,你是教音樂的,收入一定很高的了。筆者坦然說,今時今日環境已不可跟以前相比,人口增幅又不像以前大,問題是不少人習慣了七十年代的思維。筆者亦認為今天的證書愈來愈普遍,不少人考獲八級證書,就連演奏級文憑都開始普遍,為吸引更多人考試,考試要求變得寬鬆。細心想想,明知及格率低的考試,會有很多人參與嗎?考試機構和琴行,在今天已變質,由提供支援變質為謀取暴利。
由於手持八級證書就可以加入音樂教師行列,而且沒實質知識也可,加入音樂教師行列這麼容易,就自然多人加入。可是香港的市場真的這麼大嗎?事實上根本是很小,同時又很多爭著加入這行列,市場就很易達至飽和點。因此,音樂教師的質素,亦變得相當參差。(詳見《選擇音樂教師》)
在這供過於求的時代,要找真正好又適合自己的教師,愈來愈困難。很可惜的是,就算找到了,都不去珍惜。
寫於200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