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男鋼琴教師的不公平
現時家長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心態,加上香港的學校已開始重視學生「美育」的培養,引導學生欣賞藝術之美,學習樂器變得很普遍,因為證書對升學就業都有幫助。鋼琴是樂器之王,因它能同時彈多個音及發出和聲,現時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報考鋼琴試及參加鋼琴比賽。在這環境下,作為鋼琴教師應有不錯且穩定的收入,但這只局限於女教師,很多男教師仍在掙扎求存,這與一小撮害群之馬的不檢點及猥褻行為有關。他們對學生的非法行為不僅摧毀了自己的事業,更拖累同行的男教師蒙受不公平、不合理的誤會、排擠,被報紙大造文章。筆者都遇過這種不公平待遇,慨嘆一句「拜你班大哥所賜」。
有些擁有大學音樂系學位、鋼琴演奏文憑、甚至鋼琴教師證書的男教師,收學生也有困難,因為家長都偏愛女教師,對男教師有忌諱。這樣,一些有專業資格及水平,而又滿腔熱誠的男教師,就因為收生不足而被迫轉行,實在是浪費人才而且冤枉好人!可惜今日的香港,部份人似乎仍被這種思想扭曲,導致很多琴行及音樂中心都砌辭推搪,不肯聘請男教師,這已觸犯《性別歧視條例》中的「直接歧視」。
在此簡單講解《性別歧視條例》,僱主如基於求職者或僱員的性別而歧視他/她,即屬違法,雖然有項「真正的職業資格」,即該項工作只限由男性或女性擔任,則僱主的歧視行為便不違法。例如護老院想聘請女看護,為女住客提供細微的照顧,「真正的職業資格」必須證明有關工作具備需要由某一性別人士擔任某項工作的理由。彈鋼琴是男女皆可的,亦沒有特定技能,任何人都可以彈鋼琴,絕不符合「真正的職業資格」。
須知行為不軌的男教師只是極少數(甚至可能只是一至兩個人),家長及學生不應一竹篙打沉一船人。現時都有不少男學生學鋼琴,香港演藝學院鍵盤系主任是位男教師;全港最大規模的兩間琴行,鋼琴總監也是男教師;每年很多考生報考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音樂考試,以男考官佔多數,甚至有些家長及學生希望遇到男考官;而很多人熟悉的國際級鋼琴演奏家如中國的李雲迪、郎朗,波蘭的齊默曼(Krystian Zimerman),布雷查茲(Rafat Blechacz),俄羅斯的祈辛(Evgeny Kissin)等等,亦以男性佔多數;再看大家尊敬的作曲家如巴哈、莫札特、貝多芬等等,都是男性來的,足證男教師也很出色。
寫於2006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