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學生及家長的話
筆者說過學習音樂固然需要尋找一個好的老師,因為彈好鋼琴 = 專心勤勞 + 好老師。試想想上課時老師有否提及和教導:
i |
能分辨錯音 |
ii |
講「分句」,即句子的開始、起伏、結尾 |
iii |
對於解決技巧問題(覺得很難彈奏的地方),提供有效的方法,經常指出及糾正毛病 |
iv |
分析樂曲的風格 |
v |
身體和手要放鬆 |
vi |
用身體力量彈琴,而不單只用手指 |
vii |
坐姿 |
viii |
上課時專心,認真教學和負責任 |
若你的老師有提及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二,他算是一個挺好的老師,那麼應該珍惜。但若然連以上三分之一都沒有提及,上課只會說:「還未練好,下次再彈」,又沒有指出彈得不好的地方及提供學習和教導方法,那麼請不要害羞,立即更換老師,因為找老師的目的是學好鋼琴,不是把時間和金錢拋到大海裡,時間過去是補不回來的。但經常要問自己:「我有沒有努力練琴呢?」「練琴方法正確嗎?」因為沒有努力達到老師每一課的要求,那老師又能怎樣幫助你呢?
筆者說過決心要做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,所以會經常自我檢討,以及遵循以下宗旨教導學生:
i |
教學生的同時應該努力不斷地繼續學習來充實自己,多閱讀音樂書籍(音樂史、作曲家的歷史、音樂分析、技巧運用,著名鋼琴家及教育家的著作) |
ii |
教學時直接找出解決學生技巧方面困難的方法 |
iii |
上課時要發現學生的弱點所在,從而作出指導 |
iv |
上課時要教學生「音樂」,要盡量引導學生思考,而不是只彈熟音符就足夠 |
v |
要清楚各時期及各作曲家不同的演奏風格和特徵 |
vi |
應該彈奏過學生正在彈奏的作品 |
vii |
上課時應該專業地作樂曲示範 |
viii |
若遇到學生所問的問題不會回答,一定要找資料,並於下一堂回答學生 |
ix |
發現教授時出錯,必須坦承認錯,並把改正後的資料告知學生 |
x |
要多聽古典音樂,並於聽後作出分析 |
xi |
不能給學生挑選過份容易或過於困難的曲目(就學生程度而定) |
xii |
提醒自己,鋼琴老師是重要主導角色,學生的命運都掌握自己的手中 |
xiii |
清楚教授音樂真正的目的,不只是為了賺錢,更是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|
xiv |
為很有天份、又很努力不懈的學生在適當時候尋找更好的老師,以及推薦他和他的家長選擇學習音樂為專業(到歐洲或國內的音樂學院留學) |
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音樂教師,筆者願意為學生付出更多,當然,作為學生也要合作,如果經常與老師對著幹,那麼老師又怎樣協助呢?
不過,作為家長的都一定會問:「我不會彈琴,又能怎樣幫助孩子呢?」其實家長的角色是很重要的,一般優秀的鋼琴學生,與家長的參與有著莫大關係,而且家長的觀念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。家長在孩子習琴過程中,能關切了解孩子能力和心理因素,他們會較容易過渡。
如果真的想你的孩子學好音樂,就得付出一點時間,因為,他有可能是很有音樂天份,甚至可能是第二個「李雲迪」,只是欠缺發掘培養而已。
那麼家長可以做甚麼呢?
i |
問老師孩子練琴時,應注意甚麼,應怎樣注意,以及在家怎樣督促孩子練琴,如果老師回答不到,或只會答:「今堂不錯」「有些錯音」等,不會教學生怎樣彈琴,那麼為甚麼要浪費孩子的時間去跟這位老師繼續學下去呢? |
ii |
每天都要規定時間讓孩子練琴,即使只有30-45分鐘總好過沒有 |
iii |
與孩子一起多聽古典音樂,多欣賞音樂會,提升音樂修養 |
iv |
應重質不重量,不要認為孩子每課都應該彈新的樂曲,亦不要把「考試」常掛在口邊,並非不去考試,而是適當運用考試,誘發更美激勵 |
v |
不要在孩子看電視時要求此時練琴,或者在電視節目廣告期間練琴,因為不會有效果的,切忌「讀書時遊戲,遊戲時讀書」 |
vi |
不應把自己的主觀願望,強加諸孩子身上,應多留意孩子的志趣,更不可只看眼前,要把目光放遠,世界上沒有事情是恆久不變的 |
vii |
每年帶孩子去一趟旅行,因為音樂是語言、文化、風景、歷史、經歷、欣賞,讓孩子張開眼界,打開心靈去領略不同事物 |
當最初的學習興趣減退了,或在學習過程遇上阻礙,沒法克服而缺乏自信,都可能造成怠惰的原因,家長必須仔細觀察孩子逃避的原因,不要一味責罵,了解為甚麼不想彈琴?或是與老師溝通,看看是否需要作適度調整。若發現孩子對音樂非常抗拒,那麼應該立即停止,不應強迫孩子繼續下去,因為持續下去會令孩子對音樂產生更進一步的負面影響。
寫於2006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