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履歷
通常,音樂會的演奏者、音樂教師宣傳自己、音樂考官介紹自己時,會把自己的履歷公開,讓人知道他的經驗。當然,若然連履歷不公開的話,難以說服別人去欣賞他,或者接受他的指導。
每當留意一些履歷時,有些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「這個人真厲害,曾遠赴歐洲跟隨偉大的大師切磋,又曾與有名的樂團合奏」。固然,在履歷可以寫得出來,這個人必然是有這經歷,才會把它公開,亦沒有必要去騙人。
以前筆者都會覺得這些履歷很厲害,想必一定是難得的天才,但有次聽到有些演奏者,其演奏表現與履歷所寫的有著很大落差時,開始思考為何會名不副實。
後來從一名大學教授口中得知,有些人會把其經歷誇大。例如:他的確曾跟從有名的樂團「合奏」,但其實原來只是因原本的彈奏者缺席練習,他臨時代替練習曲目的某一段而已,然後就稱跟從有名的樂團合奏;他的確跟隨偉大的大師「切磋」,其實,他只是到歐洲旅遊,然後跟隨偉大的大師上大師班,即是只是學習一堂,「切磋」只是學習期間詢問大師意見。坦率說,這與騙人沒有分別。
若然你看到筆者這樣寫,心裡很不以為然,筆者邀請你冷靜地動動腦筋,不是要去懷疑別人的能力,或者要說別人的不是,而是有智慧地分析,細心了解其背景,這經歷和實際環境的關係。
筆者無意揭瘡疤,但對一些人誇大履歷,心中有點納悶。為何你要誇大來說,怕甚麼?怕被別人看不起?怕人不信任你?不錯,也許有時候經歷不及別人厲害,其實每個人的經歷和際遇都不同,在正式演奏或教學時,其能力便表露無遺,聽眾或學生便會了解。
寫於201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