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酷現實

有人問,為何香港的音樂家總是比不上歐洲的?

現實

在香港欲修讀音樂,並沒有循序漸進的制度,可謂不健全。一開始時需要自行找老師指導,並考取演奏文憑,還要在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通識取得優異成績,才能接受高等音樂教育。在香港提供高等音樂教育,一是大學或演藝學院。還有一些私營專業音樂學校,其導師多是本身在大學或演藝學院任教,其學生能力與大學或演藝學院畢業生相差不遠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,只是大眾仍以為大學或演藝學院畢業生是天之驕子,也許私營專業音樂學校的入學條件相對較寬鬆。

大學與音樂學院的分別是,音樂學院的課程設計,除了主修樂器之外,還包括了各式各樣的音樂課程,其餘通識教育課程所佔比例非常小,目的是以培養專業演奏人才為主。

入學條件方面,歐美與香港可謂截然不同,歐美國家的音樂學院,認為培養第一流演奏人才最好的方法,就是讓學生從小直接跟隨大師學習,老師們每週會給小朋友們多上幾次個別課。單是這一點,就已經有很大差別。硬件設備方面,據筆者了解在歐美國家的音樂學院內有八十多間琴房,光是鋼琴就有200多台,從早到晚,學生們的練習幾乎沒有停歇。培養演奏家的不二法門,就是大量的舞台演奏訓練,因此演奏廳都特別多。

雖然,筆者說過希望多些人走上音樂這路,不過,現實卻告訴不少人,這條路絕不好走。很多讀音樂的學生即將畢業時,都會為快將投身社會謀生而煩惱。

首先,很少有專業的學習,會像音樂這麼早起步,在兒童和青少年時花這麼多時間。學習音樂的人,一般從4至5歲開始學習樂器,之後再加上視唱、聽寫、樂理這幾科,每天練習至少三到五小時,日復一日。從小找音樂老師,每課二百元算是便宜的,然後按能力提升,不斷調漲學費至每課五百元左右,甚至更高。如此砸錢砸時間一直到15歲左右,只是拿到最基本八級術科考試證書。若然真的要繼續走主修音樂的道路,高中階段就要持續學習,然後大學選讀音樂系,或進入演藝學院。這一直讀到大學畢業,粗略保守估計,付出港幣50萬學費是基本的成本。

而且,香港孩子也很不幸,還在蹣跚學步就要認真練琴,當孩子真的對音樂認真起來,卻又會受到種種壓力,逼他們「以學業為先」。況且,香港的家長十分現實,認為將來要當個律師、醫生,就一生平順,不希望年紀小小就決定以音樂為業,因為收入不穩定。

大學迷思

人類不是有信史開始就有大學,世界第一家大學,是位於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,建立於公元1088年神聖羅馬帝國時期。之不過不管如何,歐洲大陸的學府相比起英語國家,整體沒甚名頭──世界最熱門留學選擇,皆英語國家,歐洲大陸,沾不上邊。不止此也,歐洲大陸的制度,是不鼓勵人人上大學。以筆者所知,歐洲大陸的學生,在中學階段升班到一定程度,會被學校審視。倘學業不行,就會被安排升到技職學院,學一技之長。而大學,則只選拔有學術資質者,且為數皆不多。

英語國家則不然,以美國為例,讀大學一向都被視為「步入中產的門票」,故美國不但大學多,讀大學之人也多,以至美國就業人口中,有學位者少說也三四成。但問題是,美國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大學生?據悉今美國有一成半的士司機擁有學位,但以前百分之一也不到。歐洲大陸大學生不多,世界級品牌卻比比皆見,而國際知名的音樂家,多是來自歐洲大陸。英美呢?其學府執天下之牛耳,惟他們之工業,竟是每況愈下。英國的知名音樂家亦不多,真正讀音樂的,也較少前往英國。因此,英國欲在音樂分一杯羹,唯有靠舉辦音樂考試;美國還好些,美國多是歐洲移民,藝術的發展蓬勃,尤其紐約市至今還是全美經濟、文化、藝術的重鎮,美國還有四大音樂學院如寇蒂斯(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)、茱利亞(The Juilliard School)、新英格蘭(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)、琵琶地(Peabody Institute)。

多數人認為大學可促進一國之經濟,然見如此對比,能不吃驚乎?

應該說,大學,是一個研究學術、做學問的地方,而非職業訓練所。即是說,有興趣鑽研天文、地理、物理、物種之類,才有進大學之需要。而且讀大學,需講求有學術之頭腦,同時也要有做學術之熱忱和資質。倘你不具備,讀大學,徒費青春而已。或說,一些大學學系,例如醫學、法律、工程學之類,是有實際需求的。但事實上這些,另外獨立成專科院校就可,且毋須在大學訓練。在歐洲大陸的音樂家,都是在音樂學院出身,而非大學。一般來說出來社會工作,應用得最多之知識,中小學階段已學到;大學之學問則除非出任教師,鮮有應用機會。

社會不是不需要學術、學者,然肯定不能多,且學術價值之重點是質量,而非數量。拚命產出博士生、論文,表面看反映著學術之發達,然金玉其外下,敗絮也在其中,蓋因多出來之論文,不一定篇篇言之有物──筆者讀過一些,內容使人搖頭;而多出來之博士生,也只是濫竽充數。學歷泡沫,英語國家,似乎嚴重一些:英語國家不同歐洲大陸,素來不重技藝;又好虛無縹緲,崇尚抽象。亞洲諸地多師承英美,學位泛濫,學歷貶值,似難避免。好像說,台灣今日已有數百家大學,錄取率近百分之百,同時間大學生失業率,已高居不下。

而且,筆者亦聽過不少人,為了選讀音樂系與家人鬧翻,認為可以讀法律或醫科而不選,而選了音樂系,認為將來找不著工作就會後悔。筆者不禁想問,讀音樂系很失禮嗎?人人都做律師、醫生,社會上有這麼大需求嗎?其他職業不好嗎?難道做律師、醫生,人生就沒有挫折?

殘酷現實

相信有些人,也包括筆者本人,選擇視音樂為專業時,都有這夢想:自己能夠環遊世界,站在舞台與燈光的中央,漆黑的演奏廳中觀眾聚精會神聆聽,最後群眾歡呼喝采。

但殘酷的現實卻告訴你:這行業數十年來,很多方面沒有成長,反而一直在走下坡,演出門票追不上通漲,教學薪酬資歷沒提升,音樂要成為專業的可能性愈來愈小。能以演奏維生的,只有那1%極幸運又極有能力的那一小撮人。就算真的在香港舉辦音樂會,入場的觀眾,由於不少學校要求學生在音樂會後提交「聽後報告」,結果學生全場只顧低頭寫作業,沒心情欣賞演奏。若純粹入場聽音樂會,被認為是浪費時間,除非那收費的音樂會有特別的免費門票。

筆者說過,每年大學音樂系畢業生很多,但持續下去的人卻少之又少,聽到這裡,若你是讀音樂又主修演奏的人,你可能會覺得不以為然,想說筆者在胡說。事實是,幾乎99%的學生,在大學或演藝學院階段會發現原來演奏為業的門是這麼窄!於是很多人去補修教師,補足資格後走入教職,另有少數轉藝術行政,只能在工餘時間演出。甚至過了一段時間,對音樂意興闌珊,轉行到與音樂無關的事業了。筆者認識在大學音樂碩士畢業的朋友,本身演奏技巧十分出色,但現時卻在小學任教數學科,雖然沒有放棄練琴,但只在工餘時間的免費音樂會中演出,還要為償還學生貸款的債務而煩惱。

很多音樂系的學生,人生最後一場音樂會,很可能就是大學或演藝學院的畢業音樂會。在此之後,幸運的,經過重重甄選後,甚至可能要穿過複雜的人事網絡,取悅某些高層,就能成為音樂教師,教學生吹牧童笛、練合唱,或者帶學校樂團、合唱團——這一切,實在遠遠用不到他們先前練出來的實力,可謂大材小用!而且,這些能力即使不在大學修讀音樂,而是持續跟隨名師學習的人都有能力勝任。當然,也有一些人去教音樂班、指導專修音樂的學生,複製下一批人走上自己走過的路。筆者也認識在美國完成博士學位的朋友,在筆者眼中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奏家,但現時卻在中學處理行政工作,平時則帶學校樂團參賽或表演,之前在美國所練出來的在學校裡幾乎沒用,同樣只在工餘時間的免費音樂會中演出。

當大量主修音樂的年輕人,為了避免失業而搶中小學教師職位空缺,其實各方皆輸。現在出生率下跌,教師職位空缺愈來愈少,就算爭取到教師職位空缺,也很受挫折和不適應。他們學過多年的樂理與聽音,其音樂感受和一般人其實是不一樣的,培養近二十年的音樂能力,反而成為教學的障礙。一般學校裡,家長、學生不見得肯定音樂課的價值,音樂老師常常失望而沒有滿足感。

怎麼辦?

那麼,喜愛音樂的孩子也不能讀音樂了?若讓他們讀音樂反而害了他們,所以有些家長反對孩子讀音樂?

也不是的。

現在讀完音樂後,要有一種「創業」的心態,就是用創新的方式運用與發揮音樂專業,讓社會上多數人,不用進入音樂廳而享受音樂,不用聽老師講解而懂得欣賞音樂。

一般人聽到優美、扣人心弦的音樂,在專家聽來可能是覺得普通、尚可、膚淺;專家耳中別有洞天、開創新局的音樂,一般人聽起來可能是怪誕、無聊、不和諧。專家要練習用一般人的方式感受和溝通,這件事本身是一件困難的學問,需要刻意的學習和鍛鍊。

若選擇音樂為專業,必須承認,這一行業在香港,在社會上得到的尊重、回報和保障是相當有限,畢竟場地少、行頭窄、競爭大、政策支援不足,攜帶樂器乘車也會受到刁難!好不容易達到獨奏水平,開音樂會又遇上不求質素只求免費的觀眾。收入方面,亦不會像律師、醫生那麼高薪厚祿,而且收入非常不穩定。而且亦要承認,目前香港社會處於供過於求的時代,而且香港缺乏產業是不爭事實《詳見香港教育環境3》。需要的是認清自己,把學到的知識分享,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,薪火相傳,自己亦要成為學生的榜樣,以音樂貢獻社會。

筆者認為,把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發揮,並從中得到滿足感,即使薪酬不怎高,平時做好理財,了解自己的支出,比起擁有多少財富更重要,豐盛人生就是這樣。若然那工作即使薪酬不錯,其實自己是不喜歡那份工作,每天上班像前往地獄似的,經常感到沒有尊嚴和樂趣,雙眼無目,扼殺自己的生命力,這樣對身心好嗎?

人類社會永遠需要音樂和音樂家,只是不見得是在音樂廳中,穿著晚禮服接受鼓掌,畢竟人類迷失在生活時,音樂能夠找回人的情感,對人的心靈滋潤甚有幫助。真正熱愛音樂、心態靈活的音樂人,將用新的渠道與方法,把美好和震撼的音樂帶給世界。

寫於201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