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教育環境2
曾撰寫《香港教育環境》一文,至今執筆已經過了六年,這六年教育的最大轉變,其中一個當然是會考制度已經走入歷史,這個跟香港大多數人的人生息息相關的,不論你是多痛恨、多害怕,已經由新制度取代。筆者已畢業良久,新制度是如何一回事只是一知半解。
制度與人才
甚麼制度也好,教育這一問題,最重要之基礎是:社會需要甚麼人才?教育不斷製造人才,但教育制度所產生出之人才,又是否與社會需求切合?這問題看似簡單,但卻很嚴肅的,在《考試引致的迷惘》指出思考社會需要甚麼人才,才是教育問題的關鍵。畢竟不能光培育一群沒有用處的人才,令有限的資源被浪費。如社會需要大量醫生,教育就要培育大量醫科人才,不需要的話,再培育就是浪費。社會需要律師,教育當然要製造多些律師出來。倘不需要,還要多產生?大學生不是愈多愈好,尤其是經濟一團糟的話。經濟發展方向,才是此中關鍵。
多年來關於教育制度的討論多如牛毛,然而當中涉及此一問題者卻極少。筆者覺得要認清社會需求轉變,教育改革之討論才切中要害。不能弄清社會之需求,恐怕是教育改革舉步維艱的根源。
香港傳統教育被稱為「填鴨式教育」,這已人人痛斥,但填鴨式教育是整個亞洲的教育傳統。在國內教育也是注重考試;在台灣教育培育出的大學生,被譏為「卓越的奴隸」;日本,教育也正如評論家大前研一所講,是「OX式教育」。這與西方很不同:西方是強調發揮每個人之所長,但亞洲就強調人才素質要一致。
在一個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體,這種教育是可取的,因為工業社會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,而動員大批人手做事,需注重每個人同心協力,講究團結。但以一個知識型經濟,尤其是需要大力發展高科技而言,填鴨式教育就流弊叢生。國內還做著世界工廠,暫時沒這問題,但台灣和日本則明顯陷入困境。
注重學術
說回香港,香港教育的本質,基本都是很學術性。例如說,教學的內容很多都偏重於理論,很具「象牙塔」味道;而以前整個學制也如是:中學初中三年,高中兩年,再加兩年預科,才入大學。預科其實是英國的制度,其本質是預備入大學修讀的準備,而真正的主旨,是鼓勵民間重視學術的研究。這些學術性內容,到底對於學生有何意義?不是說理論沒用,但學術往往有與現實脫節之傾向。倘學生學到的不能學以致用,那這段學習生涯,就白白浪費學子之光陰了。尤其是預科那兩年,修讀也是為了升大學而已,一旦入大學試失敗,兩年又是白渡光陰。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,像中國、美國、日本,都是初中三年,高中三年,之後大學,絕非在中學和大學間加一個預科,其他國家也是。照這樣看來,以前香港真是獨樹一幟,鶴立雞群。今天香港現時的新制度,算是跟世界相同了。
香港是很尷尬的,整個教育制度注重學術,但在一個重視實際的社會,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學子,往往都難以對社會產生甚麼貢獻來。而更不幸的,在國際上,香港的學術成就,卻乏善可陳。在此現象下,說香港教育制度失敗,實不為過也。
其他地方實際情況不敢妄評,筆者留意到近年有一個大問題:不少大學生都要面對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問題。為何?問題在於大學教的都是學術性東西,並非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,如是者一旦發現畢業後無法學以致用,大學生便難免有沮喪之感,繼而變得憤世嫉俗。
這情況與古時科舉制下的中國,也有相通之處,在於:古時開科取士都是考些詩詞歌賦,並非為官的實際技能。從不少為官的文人中所留下的詩句,多少反映這些文人對於難以一展所長之感慨。而之所以這樣,皆因他們為官前所學的,都不是實際為官所需。或言這些東西可促進學術氣氛。學術氣氛是有的,但如何有益於社會?
總結
好的教育制度,是要讓學子能夠在學習階段後學以致用,而不浪費人才。而教育改革,也要以社會實際需要作根基。倘不然,人才,永遠被浪費。
寫於2012年